關於產品企劃的一些鬼扯
PSP是一台綜合功能超級強大的主機,可以聽mp3、看影片、wifi上網、訂閱RSS channel、透過超棒的LCD螢幕享受高品質的遊戲畫面。這麼多的綜合功能,完全符合我這種會去計算一樣的錢到底可以去吃幾塊炸雞而不考慮是不是能吃完的宅男的需求。
但是,不是所有人都是宅男。有人因為品牌、有人因為人家說好玩的遊戲很多、有人因為觸控板很炫,而不是去一個一個計算哪一台他想玩的遊戲比較多,就決定成為N fan。
NDS成功的賣出了一千多萬台期待。一個是對自己變聰明的期待,腦鍛系列遊戲以及電子字典成功的打入一些非重度玩家的心中。他只要開機就可以鍛鍊大腦、查字典還可以順便有遊戲的功能。另一個是對於歡樂的期待,NDS上有名的遊戲通常都是讓人可以放鬆心情,連線非常簡單可以同樂的。因此很多人沒有仔細比較過兩台掌機就打定了要購買NDS的決心。而有些玩家為了與人同樂,就只好加入NDS陣營。根據近來的研究顯示,主觀規範(主觀感受到來自社會的壓力)對於科技產品的採用佔有非常非常重要的影響,相關研究可以找看看TAM2以及其後續研究。
有人說PSP賣的比較貴,功能又用不到,NDS功能少,但是便宜又好玩。我想這個說法有必要檢視一下,事實上NDS可以達到接近PSP所提供的功能的,必須要購買playan以及browser套件,加起來的價錢會超過PSP超值版但是卻無法得到相對的豐富多媒體、網路享受。因為playan的音質只有在熱愛的玩家口中聽說不錯,而browser又必死的不支援中文。另外,腦鍛以及電子字典等軟體沒有中文版本,很多任天堂系列遊戲也都沒有中文甚至英文版本。那麼,對於台灣的玩家而言,以上的立論到底還有什麼成立呢?
只剩下對於歡樂的期待...NDS的遊戲都超級好玩,一玩就會入迷,NDSL畫面超好,感動加倍,這是N fan普遍的想法。
比較起來,NDS在其他地區確實能提供快速、方便的提供好玩遊戲的功能(我個人並不覺得NDS遊戲在台灣的環境下,跟PSP比有特別好玩到哪裡去)。雖然機子醜、畫面醜,但是就如同任天堂本身所堅持的,一開機就能馬上遊玩的歡樂。相較於PSP開機要讀取半天,等到畫面開始,大部分人都要下捷運了。要聽個mp3要按半天(其實接線控只要按一下啦...),要上網也不是到處都有hot spot,更不要提半吊子的連線功能了。自從NDSL上市之後,七十二變的iBook-like NDS馬上擄獲許多人的心。
現代人的生活型態改變了,他們要快速而且穩定的功能,經濟能力負擔得起各種漂亮功能單一的裝置,最好還要一點時尚與流行,但是他們沒有耐性,不喜歡研究太複雜的裝置。相較於經濟不那麼富裕的工具理性年代,人人都想要一台萬用綜合的機器,功能差一點、時間多一點沒有關係,我希望這一台可以打死所有需求。現代的需求是感性的。
之前聽念ID的說過一句話,多功能等於沒功能。讀設計的也應該都聽過less is more。引申來說,我想精準的抓住使用者的需求,而不再是以一擋百的大眾市場觀念是現代行銷、產品企劃的重要概念。抓住一個點,然後做到最好、滿足大部分人的需求是重要的。而這種需求應該就是之前所說的,對某種感受的期待。被瞭解、被需要、被看到、被擁戴、被討厭、被關心,產品應該要提供更多的感性。
結論是,企劃產品的時候,除了視覺、工業設計上的感性之外。在互動、提供的功能上也要提高到一種感性的思考,要快、直覺、好玩。也要去滿足大部分人對於某種感性的期待,而非單純的把其他競爭者有的功能都做進來。時間有限、資源更有限,我們沒有十年去做一個完美的網路服務。我們能做的是,去瞭解我們的十種使用者共同期待的一種未來是什麼,然後將他實現...
PSP日本地区销售不利!罪魁祸首并非NDS_太平洋游戏网_游戏业界
据调查某位零售店的工作人员表示:“PSP的销售量不佳,NDS并非主要原因。对于许多新用户来说,PSP和NDS并不只是一台游戏机而已。PSP可以用来进行上网、欣赏电影动画和音乐;NDS则拥有很多锻炼脑力、语言、文字的学习工具。两大掌机都有各自的市场,并不能说是NDS抢走了PSP的用户。”
这样看来,究竟是谁另PSP吃尽苦头的呢?日本游戏杂志的专业记者认为是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