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網路聊天的六個新演進
以下整理了TechCrunch上出現的有關網路聊天的六個新演進,分別是軟體互連、瀏覽器版、地域型、情境式、豐富媒體以及彈性化的個人身份。根據小弟曾經寫過的小小論文,以TAM(科技接受模式)來看:媒體豐富度只會影響使用者認知的易用性,而對增加使用者採用意向較為重要的認知有用性來說,影響最大的外部變數是社會規範 - 來自主要參考團體的壓力。因此在下這幾點來說,我認為比較重要的反而是彈性化的個人身份。也就是說假如我在網路上有多個自我要進行維護,遊戲中的、專業的、私人的、家人的乖孩子的。那麼一套好用的通訊軟體(或者聊天室)應該要幫我維護多個身份以及多份好友名單。
其餘特點整理如下:
1. Interoperability
Trillian, Gaim, Adium, Miranda這些軟體能夠將各家的IM給整合起來,MSN、Yahoo!、AOL、ICQ...等。後來互通也漸漸變成標準,像Google Talk支援Jabber標準、MSN與Yahoo!Messenger互通、AOL也有開放API。
2. In-Browser Chat
3. Location Based Chat
相較於使用者自己建立聯絡人名單的方式,RadiusIM以及Meetro就提供了讓使用者自己填入地理資訊,並且幫你找出附近的新朋友。但是這樣的方式還沒有被廣泛的採用。
4. Flexible Identities
隨著網路上得身份越來越重要,人往往需要將自己專業和私人的一面分開,或者也需要把網路遊戲身份與真實身份分開。因此有的即時通訊服務,像Flash-based的 Wablet能夠提供比較多的網路身份,讓使用者能夠根據置放的位置不同(例如:寫專業文章的部落格以及私人的部落格),提供不同的IM身份。需要瞭解有關多重身份研究的人可以參考這個網站 - OpenID。
5. Contextual Chat
情境聊天,就像許多以前的聊天室會針對許多主題去開設一樣,現在很多公司像 Me.dium, Geesee, 新成立的InCircles, OthersOnline和3bubbles都提供了不同程度的方式讓使用者可以在特定頁面加入專屬的聊天室(甚至可以是每一篇blog post)。
其實像旁邊下面嵌入的聊天室Gabbly Chat,只要在你要前往的任何URL之前加上"http://gabbly.com/",還可以針對各個網址開一個聊天室哦!例如這個連結就是針對Yahoo!奇摩開了一個聊天室,事實上使用的人還不少。
6. Rich Media Chat
透過新的科技提供高媒體豐富度的互動,例如語音、即時影像、畫面共享等方式進行聊天,例如:Yahoo!Messenger、MSN Messenger、Skype等都提供高媒體豐富度的聊天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