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電話簿28頁,開朗、進取但是有點固執。
不知道什麼時候,養成了假日一定要到moss吃一次早餐的習慣。在這種場所一個人吃東西有個好處就是很容易聽到隔壁的對話。我有個優點,也能說是壞處,常常把前後左右的對話聽的清清楚楚。而速食店吃東西比小吃店更放的下心,所以話題自然更內心。
而今天聽到的是,兩位高中女生的對話。我很容易記恨、誰誰心機很重、誰誰在背後整我,叫老師把我從幹部位置拉下來、老師也不挺我,竟然趁我請假把我換掉(讀男校長大的我,不知道高中女生是不是都這樣)。不過終於有個我聽得懂的話題。
「我們班的新同學啊~好多雙子座的,好可怕哦!」雙子座的人,大概很不喜歡遇到討論星座的話題,因為對話都是這樣的:
『是唷~我也很怕雙子座的ㄟ~你真倒楣』
「你什麼座?哦~獅子啊?難怪領導力那麼強」
「那你呢?哦~射手啊?難怪那麼活躍」
「嗯~那你呢?雙子啊!?哦...嗯...」
「ㄟ~那你呢?哦哦~雙魚啊~浪漫哦」
於是乎,那位雙子的仁兄就會被定位成花心、輕浮、善變的討厭鬼,即使他是個有主見、專心一致、知道自己方向的人,這些評價也會被硬套上去。當然,我不是要討論星座,也對星座沒有研究。只是最近看的一些理論剛好可以用來解釋這種現象。最近看到主要有兩種方向,一個是我們的智慧運作的機制,一個是經濟學的看法。
首先談到智慧運作的機制,根據創智慧作者Jeff Hawkins & Sandra Blakeslee的 理論,人類的智慧運作方式是一種記憶-預測架構,而智慧的運作不是像電腦影像檔案一樣,把每一次的細節記錄下來。而是透過每一刻感覺的不同來區分出每一個 物件的差異,而記憶下來。以音樂為例,我們記憶的不是旋律本身,而是音符與音符之間的差距 - 音程。也就是說當你聽到一首歌的時候,你聽到第一個音,你會開始預測下一個會聽到的音符。如果一直都與你預測的相同,那麼你就認為這是你記憶中的那首歌。 如果與你預測的不同,你會判斷是旋律出錯還是是一首全新的歌。這就是我們認識這世界的方式,「由下而上」回報看到的細節,再與「由上而下」「預測未來將看到的細 節」做比對,以區分出種種的變與不變。在變與不變之中,我們學習、成長,進而更能預測未來的變與不變,也就是找出更多世界運作的模式。而創造力就根基於此,從過去的經驗中找出新的未來。要是沒有過去豐富的經驗作為基礎,人類是不可能透過經驗的比對找出未來其他可能的模式的。
一旦找出更多世界運作的變化模式,我們就會把他記憶下來。並且形成一個廣大的世界階層架構,例如銀河系的獵戶座旋臂的太陽系的第三行星-地球的亞洲的台灣的北部的台北。只要你想到台灣北部,馬上就可能想到台北、桃園、基隆等縣市,因此人透過不停的歸類、排序來記憶跟學習。
既然,人類以「相對」作為記憶的基礎,鼻子與兩眼連線的距離、嘴巴與鼻子的距離,你無時無刻從這個參考點移動到下一個參考點以比對這個人與你預測的結果是不是相符。那麼,參考點的找尋自然是人類很重要的一個行為。另外,人類的腦不可能無時無刻都將注意力放在所有的事物上,或者不停的修正自己的參考點。因 此,會有非常多的誤判出現。
這就是接下來的理論,定錨效應(anchoring effect)。由於我們透過參考點來進行預測,如果太過相信參考點或者自己的預測的話,就會產生很多謬誤。比如說別當正常的傻瓜這本書提到一個實驗:
請一批學生在五秒鐘內估算1x2x3x4x5x6x7x8的結果,結果平均值為512(正確答案為40,230)。接著,請另一 批學生在五秒內估算8x7x6x5x4x3x2x1的結果,結果平均值遠大於512,達到2250。雖然仍離正確答案很遠,但是可以看到由大而小排序對人 類判斷的影響。同樣的,當你認識一個新朋友的時候,透過一些過去的識人經驗,很容易以外貌以及過去跟現在這個人相似的口吻、待人態度來判斷這個人,自然很容易像 8x7x6x5的例子一樣。如果過去這樣的感覺是好的,自然會給這個人較高的評價。如果過去的經驗給你不好的感覺,那這個人的第一印象就糟了。那麼星座 呢?如果今天有一份報告,統計出來紅色封面的辭典通常解釋較豐富、藍色的辭典通常同義字較多、黃色的辭典解釋比較難懂,你會依據這份報告去買辭典,甚至將 目前手上的辭典與這份報告去做印證嗎?或者說電話簿前10頁的人比較專情、11~20頁的人比較顧家、21~30頁的比較有女人緣、31~40頁的比較 色,你會拿這份報告來判斷身邊的人,甚至找出自己身在哪一頁,並且將自己與報告結果對照嗎?如果你覺得不太可能的話,那為什麼還要根據星座、血型去判斷一 個人,並且影響你的第一印象呢?
另一個例子是,如果現在有兩本辭典:辭典A封面完好無缺,內容有一萬個詞彙。而辭典B封面稍微有破損,但是內容有兩萬個詞彙。在兩本辭典同樣擺在架子上的 時候,大部分人都會選擇效用較高的辭典B。但是如果只有辭典A或者辭典B擺在架上呢?你願意為哪一本書付出比較高的價錢?當我們沒有可供比較的參考點來判 斷的時候,通常會被那些容易判斷的特徵影響了決策。當你不知道一萬個詞彙究竟是好還是不好的時候,封面這個容易判斷的特徵就成為決策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