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後現代文化與W2.0
我想,讀過一陣子傳播的人都知道MTV被許多文化學家認為是一個新世代文化的最佳範例吧。從80年代開始,因為電視、電子媒體的關係,每天所接收到的訊息 是破碎的、片段的。每個人接收的狀態是倉促的、貪心的,而且是非連續性的。而且這些個別的訊息可以透過自由的組合、模擬,再成為一種文化上的主體,再被組 合、模擬。
MTV就是這樣一個典型的例子,沒有帶狀的綜合節目,只有不停的播放著各式各樣的音樂、各式各樣的MV。而每一隻MV都是由破碎的、片段的畫面組合成一段 故事。觀眾就這樣不停的吸收各式各樣的故事,並且可以透過學習這些片段再創造自己的故事。就是這麼樣一個沒有邊界、所有主體之間不停的融合、相互模擬的世 界,被稱為後現代(我文化研究學的很差,意思差不多是這樣)。
一直到了今天,MTV台還是不停的播放著MV,但是他已經不是走在時代尖端的嶄新媒體模式。跟企業合作尋找贊助節目,所以今天是Moto Rock you,明天是SE音樂無所不在,下一波則是Nokia繽紛浪漫,誰出錢誰推動文化。
聽起來很資本主義,但是事實不就是這樣嗎?
所謂的web 2.0呢?聽起來好像就是由一些使用者主動提出的零碎內容組合出所謂的文化、所謂的民俗。那些最有趣的、最有創意的東西都來自所有使用者的共同決定。
同樣的,資本主義的巨靈收編了MTV,當然也會收編所謂的web 2.0。早晚,這些網站還是要賺錢啊...因此,將來2.0的這些概念會成為網站經營的基本,同時在那些大怪獸來不及升級到2.0的時候,買一個2.0的 extension進來偽裝自己有創新的思維當然是個好主意。當然,這也不是壞事,只是當他們的熱情與動力被收編了之後,網際網路產業創新前進的動力也少 了一點。